Rocksolid Light

Welcome to novaBBS (click a section below)

mail  files  register  newsreader  groups  login

Message-ID:  

"To YOU I'm an atheist; to God, I'm the Loyal Opposition." -- Woody Allen


interests / soc.culture.china / 史話》李國鼎獻策 魂歸故土──中國崛起力量來自何方(二) - 兩岸史話

SubjectAuthor
o 史話》李國鼎獻策 魂歸故土──中國崛起力量來自何方(二) - 兩岸史話ltlee1

1
史話》李國鼎獻策 魂歸故土──中國崛起力量來自何方(二) - 兩岸史話

<e63b3bcd-923f-4f3b-aac1-2c81b7e99b5en@googlegroups.com>

  copy mid

https://novabbs.com/interests/article-flat.php?id=6449&group=soc.culture.china#6449

  copy link   Newsgroups: soc.culture.china
X-Received: by 2002:ac8:7d47:: with SMTP id h7mr20631521qtb.92.1635634395882; Sat, 30 Oct 2021 15:53:15 -0700 (PDT)
X-Received: by 2002:a05:6830:1f2a:: with SMTP id e10mr14457564oth.118.1635634395574; Sat, 30 Oct 2021 15:53:15 -0700 (PDT)
Path: i2pn2.org!i2pn.org!paganini.bofh.team!news.dns-netz.com!news.freedyn.net!newsfeed.xs4all.nl!newsfeed9.news.xs4all.nl!tr2.eu1.usenetexpress.com!feeder.usenetexpress.com!tr3.iad1.usenetexpress.com!216.166.98.84.MISMATCH!Xbb.tags.giganews.com!border1.nntp.dca1.giganews.com!nntp.giganews.com!news-out.google.com!nntp.google.com!postnews.google.com!google-groups.googlegroups.com!not-for-mail
Newsgroups: soc.culture.china
Date: Sat, 30 Oct 2021 15:53:15 -0700 (PDT)
Injection-Info: google-groups.googlegroups.com; posting-host=73.22.149.234; posting-account=sQgtagoAAAB2Cf4qBTW8cwfp7bDiKK3s
NNTP-Posting-Host: 73.22.149.234
User-Agent: G2/1.0
MIME-Version: 1.0
Message-ID: <e63b3bcd-923f-4f3b-aac1-2c81b7e99b5en@googlegroups.com>
Subject: 史話》李國鼎獻策 魂歸故土──中國崛起力量來自何方(二) - 兩岸史話
From: ltl...@hotmail.com (ltlee1)
Injection-Date: Sat, 30 Oct 2021 22:53:15 +000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base64
Lines: 71
 by: ltlee1 - Sat, 30 Oct 2021 22:53 UTC

史話》李國鼎獻策 魂歸故土──中國崛起力量來自何方(二) - 兩岸史話
中時新聞網
2 minutes

回顧歷史,台灣經濟發展是百年機緣持續發展的結果。例如早在1870年代,台灣因洋務運動之故,大清在台灣已著手推動近代化建設。1877年10月,台灣府城(台南市)至旗後(高雄旗津)、府城至安平等已經架設電報(全長95公里)並對外營業(1888年3月更完成台北至台南、台北淡水至福州川石的海底電線)。

1878年台灣基隆已經自英國引進西式機器開採煤礦(且已舖設約2100公尺的輕便鐵路,俾煤車可從該鐵軌滑行到海邊),1879年產煤3萬餘噸;但同時期的1876-79年間,大陸華北的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和山東等五省發生大旱災,死亡1千萬人以上,大地生死茫茫。斯時,華北五省和台灣的經濟發展差距早已大幅拉開。

但1980年代當時大陸學者不瞭解1950年時/甚至1880年時兩岸的巨大經濟差距,台灣經濟學者則因不熟悉台灣歷史,同樣地不瞭解。惟大陸學者專家對台灣經濟發展成就的美麗局部誤解所產生的憧憬,卻鼓舞著大陸推動經改者的信心與決心。

1985年7月,趙紫陽總理邀宴經濟學家鄒至莊博士(廣東),盼鄒君能邀幾名經濟學者為大陸經改提供建議;1986-89年間,鄒至莊、蔣碩傑(湖北)、顧應昌(江蘇)、費景漢(北京)、劉遵義(廣東潮州)、于宗先(山東)等台灣頂尖經濟學者(前4人曾於1970年代出任台灣「國際經濟合作委員會」的經濟顧問,參與策畫斯時台灣的經濟政策)應國務院「體制改革委員會/簡稱體改委」之邀,先後多次在香港、北京與「體改委」官員會談,就經濟制度改革、價格問題、通貨膨脹、物價控制、銀行改革、國營企業改革、房屋私有化、外匯改革、利率政策與金融改革等許多新生事物的經濟問題提出建議,尤其是適時多次為大陸提供解決通貨膨脹的寶貴建議,為故土經改渡過重重驚濤駭浪的通貨膨脹,貢獻良多(惟仍未能躲過1989年的物價高漲風波) 。

1993年6月,朱鎔基副總理邀請曾參與並成功操作台灣早年經濟規畫的台灣前經濟部長與財政部長李國鼎訪問大陸。期間,李國鼎在北京與江澤民主席相處整日,暢談台灣經濟發展經驗。李國鼎另也與朱鎔基單獨會談關於中國經濟改革事,多所建議。據報導,事後證實朱鎔基全盤接受李國鼎的建議;是時,李國鼎對中共高層更提出了改變其觀念的極重要建言,就是改革公務員原有的低工資制,即大幅調增公務員工資,這在當時可說是劃時代的革新觀念。

斯時,大陸知識菁英不乏終日痛批貪汙腐敗,但卻未曾想到整個民族為累積國家資本,經30年(1950-80)的苦行縮食,全國工資偏低。例如1980年和1952年相比,全國人均消費水準僅增長一倍,但工業固定資產則增長26倍。

此時又經歷十餘年(1980-93)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執行公務文武官員和從事教育教員等的工資是相對極度偏低。國家領導即時採納李國鼎此一改革官員/教員低工資的建議,從而維持日後官員的身份和尊嚴,激勵其榮譽感與使命感,助益經改深遠。

此外,李國鼎更為大陸地方財政「大包乾」問題,向江澤民提供台灣《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寶貴建言。1994、95兩年,朱鎔基總理以軟硬兼施的雷霆之勢,逐省協調,打破嚴峻的「諸侯經濟」割據態勢,成功推行中央與地方的分稅制,大幅改善中央財政收支,為持續的經濟改革,奠下堅實基礎;2001年5月31日李國鼎病逝台北,同年10月28日李國鼎夫婦葬於南京,魂歸故土。

【未完待續】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11028000007-262107?chdtv


interests / soc.culture.china / 史話》李國鼎獻策 魂歸故土──中國崛起力量來自何方(二) - 兩岸史話

1
server_pubkey.txt

rocksolid light 0.9.81
clearnet tor